close

這星期一口氣看了兩本小說,作者都是同一人,照理說少女時代就該讀過的書,卻在這個年紀『廢寢忘食』以最短的時間看完!覺得好過癮喔現在就等著看影片囉!


 


傲慢與偏見


內容簡介


專文推薦:彭樹君、郝廣才、簡媜


敘述貝內特家的五千金在母親的特意安排下,期待能與富裕有名望的家族聯姻。


在一場舞會裡,貝內特家的大女兒琴恩與新鄰 居賓利 先生相識,並一見鍾情;貝內特家的二女兒莉琪卻對賓利的朋友達西的傲慢懷有偏見。後來,因為賓利的離去及威肯的誣陷,使莉琪更加深了偏見。達西向莉琪求婚遭拒,重挫他的傲慢,他不得不寫信說明真相。


莉琪也因此明白了威肯的為人,更為當初的偏見感到羞愧。接著莉琪的小妹麗迪雅被威肯拐騙私奔,由於達西放下姿態的大力協助,也讓莉琪對他漸生情愫。最後也因為達西的幫忙,也讓賓利和琴恩有情人終成眷屬,而故事最終達西和莉琪也有了幸福美滿的婚姻。


書中女主角伊莉莎白出身小地主家庭,為富豪子弟達西熱愛。達西不顧門第和財富的差距,向她求婚但遭到拒絕。伊莉莎白對他的誤會和偏見是一個原因,主要是她討厭他的傲慢。因為達西的傲慢實際是反映地位的差異,只要存在這種傲慢,他與伊莉莎白之間就不可能有共同的思想感情,也不可能有理想的婚姻。


以後伊莉莎白觀察達西的為人處世和所作所為,特別是看到他改變過去那種驕傲自負的神態,消除對他的誤會和偏見,與他締結了美滿姻緣。伊莉莎白對達西先後幾次求婚的不同態度,實際上反映了女性對人格獨立和平等權利的追求。這是伊莉莎白這一人物形象的進步意義。


 


 


理性與感性


《理性與感性》-天秤兩端的情感世界
感情世界就像一個天秤,理性與感性各占一邊。太多的理性缺少浪漫與激情;太多的感性讓人迷失。兩者該如何平衡?《理性與感性》描述的正是以理性和感性處理情感的矛盾與掙扎。主角艾琳諾與瑪麗安姐妹情深,但兩人對感情的態度卻大相逕庭:姐姐艾琳諾個性冷靜理智,面對感情保守而壓抑;妹妹瑪麗安則是熱情感性,不顧一切地追求真愛。雖然兩姐妹的個性是如此的不相同,在感情路上卻同樣跌跌撞撞。艾琳諾愛上了一位害羞的年輕人愛德華,兩人互相傾慕,卻因為愛德華身上背著一宗錯誤的婚約而受到牽絆。於是兩人只能克制愛意,一邊進行猜心的遊戲。妹妹瑪麗安瘋狂愛上魏樂比這位迷人而英俊的年輕人,但這名男子最後卻為了一位富家女而拋棄她,並害她差點因此喪命。儘管一波三折,兩人卻靠著真情、堅持、忠誠的本質,最終皆能覓得良緣。


《理性與感性》是英國最偉大的女性小說作家珍.奧斯汀的第一本小說,在珍.奧斯汀的著作當中,是屬於容易閱讀的一本。好幾個世紀以來,此書一直都是暢銷名著,其情節精緻細膩,對白機智俏皮,更經常被搬上戲劇、電影螢幕。珍.奧斯汀擅長描繪愛情與婚姻,她對愛情的看法,和解決愛情困境的妙方,自古至今都非常具有參考價值。無論住在你心中的是艾琳諾還是瑪麗安,這部小說除了情節精彩,還能提供你參考守則,學習如何找到能夠共度一生的伴侶。


作者簡介


奧斯汀(Jane Austen
奧斯汀(17751817)是英國文學史上公認的才女,享年只有四十二歲,獨身過一生,卻留下六部不朽的長篇小說。世居平靜的鄉村生活,過著當時英國中產階級的家庭生活,絕少與外界接觸,故其所描寫的作品,均以她所熟悉的英國鄉村社會的風俗習慣、男女交往、戀愛、婚姻等,述及的層面雖窄小,卻充滿生動、真實和機智,字裡行間洋溢古典芬芳氣息。


其中《傲慢與偏見》是她最風行的小說,也是贏得人們喜愛和聞名後世的不朽作品。這部作品以日常生活為素材,一反當時社會上流行的感傷小說的內容和矯揉造作的寫作方法,生動地反映了18世紀末到19世紀初處於保守和閉塞狀態下的英國鄉鎮生活和世態人情。這部社會風情畫式的小說不僅在當時吸引著廣大的讀者,時至今日,仍給讀者以獨特的藝術享受。


她善於在日常平凡事物中塑造鮮明的人物形象,不論是伊莉莎白、達西那種作者認為值得肯定的人物,還是魏克翰、柯林斯這類遭到諷刺挖苦的角色,都寫得真實動人。同時,奧斯汀的語言是經過錘煉的,她在對話藝術上講究幽默、諷刺,常以風趣詼諧的語言來烘托人物的性格特徵。這種藝術創新使她的作品具有自己的特色


資料來源:http://www.eslite.com/product.aspx?pgid=1001118561007013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翠峰稱熊 的頭像
    翠峰稱熊

    koathere的部落格

    翠峰稱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5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