印象中這是一部電影,好久好久以前的電影,很納悶為何許多學校都推薦閱讀這本書?於是到圖書館找到這本『很新』的書,原來黃春明作者重新發行他的作品集。看新書感覺很愉快,尤其看完這本書更讓我想讀完作者其餘的作品,一句話:很棒的書!


        作者每一篇故事前後時空很短,人物也不多,但卻善用獨特的筆法描述小人物的想法,有譏諷、有感傷….讓人不覺莞爾一笑,偶而開懷大笑,佩服作者對人性的仔細刻畫。我個人最喜歡的一篇是『我愛瑪莉』,一隻土狗牽托出來的故事,超級經典!


 


〈兒子的大玩偶〉


 對土地的濃厚之情和對小人物的關照,使黃春明在勾勒社會問題的面貌的同時,也讓筆下人物能在陷入命運困境時不忘展開笑容,讀之令人在感傷之餘仍不禁莞爾一笑。〈兒子的大玩偶〉裡的父親為了謀生裝扮成廣告人,回家後總是以這般打扮面對孩子,等到有天孩子看到父親的真面目時,竟認不得父親而大哭,父親拿粉準備裝扮的瞬間,彷彿為人生的荒謬與哀傷下了個黑色幽默的註腳。


  黃春明亦有許多的作品披露台灣在美日兩國經濟殖民下的社會圖像,如〈蘋果的滋味〉裡受傷的工人阿發,在洋人餽贈的蘋果的滋味中,全然忘記自己失去了一條腿,失去自主謀生的資本,反而對咀嚼到洋人贈予的蘋果,並與西方文化沾上邊而雀躍不已,呈現其令人心酸的卑微。〈我愛瑪莉〉、〈小琪的那頂帽子〉則描述農村小人物在工商社會下為了生存掙扎,以及遭受美日經濟文化殖民的卑屈,在嘲諷中突顯出民族意識的矛盾。


資料來源:博客來書籍館


 


 


 
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翠峰稱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3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