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


         


    最近看了白先勇的新書「父親與民國」,總共分為上下兩冊:上冊【戎馬生涯】、下冊【台灣歲月】。




        這兩本書最大的特色是用照片佐證白崇禧將軍的前半生軍政活動,與後半生的私人生活縮圖。在戎馬生涯中的照片是取自於隨軍隊奔波的攝影記者,以及存放在國史館的蔣中正檔案。雖然都是黑白照片,但也見證了當時民國初年的動盪不安,包括北伐、八年抗戰、抗戰勝利及國共內戰的珍貴照片。




       白崇禧將軍生於1893年,從小展露過人的機智與毅力,剪去長辮追隨國父參加辛亥革命,之後接受完整的軍事教育。於民國15年受蔣中正力邀,出任國民革命軍參謀長,將北洋軍閥殲滅。因為北伐成功,國軍士氣大振,可說是國民史上的頭等大事!




      由白崇禧將軍率領的廣西軍隊在北伐期間屢建奇功,桂系勢力高漲,蔣中正的「削藩」政策不被白將軍支持,於是發生了「蔣桂戰爭」,自家人互相殘殺,中國再度分裂




      白將軍流亡到安南,之後又潛返廣西,將貧窮的廣西在短短的七年間,一躍成為全國的「三民主義模範省」,充分顯示出白將軍的政治抱負與行政才能。




       民國26年的「七七事變」中,蔣中正又力邀白將軍並肩抗日!日軍稱白將軍為「戰神」,雖然日軍有優良的軍備,但終敵不過戰神的游擊戰策略,將日軍拖往內地,拉長補給線,終陷滯於中國的廣大空間而戰敗。白將軍的抗日策略顯露出他高瞻遠矚的智慧,因此有「小諸葛」的美稱。




       抗戰勝利不到幾年的平靜,又發生國共內戰。因為蔣中正的裁軍政策,讓軍人紛紛倒向林彪部隊,使得奄奄一息的林彪壯大了軍隊;一方面白將軍不能得到充分的統一指揮授權(民國38),所以當發現國軍佈署全盤錯誤時....已回天乏術!白將軍見大勢已去,為避免軍隊無謂的犧牲,所以斷然拒絕指揮「徐蚌會戰」,終於「徐蚌會戰」大敗!




      民國37年,白將軍的好夥伴李宗仁執意參選副總統,白將軍本不同意(蔣中正意屬孫科),但基於革命情感只好幫忙競選,因此蔣中正與白將軍再次分裂!




      內戰末期,林彪的百萬大軍逼得國軍節節敗退,白將軍終於38年底離開大陸飛抵台灣。




       在36年的228事件中,白將軍到台灣安定民心、止痛療傷,撤換陳儀及裁職警備總部參謀長柯遠芬,所以台灣民眾極為感恩,表示歡迎白將軍的到來。台南民眾在鄭成功祠落成典禮還邀請白將軍剪綵,他所題匾「仰不愧天」正是白將軍一生的寫照!

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翠峰稱熊 的頭像
    翠峰稱熊

    koathere的部落格

    翠峰稱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