雖不是導覽志工,但身為中山堂的志工,就應了解硬體的特色。兩個月前上了課,也拍了照,但腦袋似豆花,沒及時整理,果真已忘掉一大半,許多精采之處卻無法詳細描述,真對不起主辦單位的用心培訓!


 


     


        在中山堂外面公園角落,有一尊國父銅像,沒注意看是不易察覺的。銅像是名雕塑家浦添生的作品,他依當時國父在日本長崎演說時的照片為藍本雕塑,據莊永明老師說浦添生為了要展現國父的氣勢、衣服的縐褶與質感,特請他的親友(我忘了是誰)大熱天還穿著西裝,站了好幾天當模特兒…..經過多年,在重整中山堂時,這尊銅像被漆上油漆『保養』,後來由浦添生的兒子花了許多精力,以高溫熔掉油漆,讓『銅』像重見天日。


     中山堂外面貼的磁磚,是二丁掛面磚,每一塊有43道條溝,為的是避免陽光反射,顏色是草綠色,因為有這『國防色』的保護,當時美軍轟炸時,才能躲過一劫。


     光復廳在當時是一個高級宴會場所,我們志工訓練就在這大廳內,當年受降典禮就在這兒舉行,老師比畫當時座位,我們彷彿看到垂頭喪氣的安藤利吉與容光煥發的陳儀坐成一排,紀錄歷史的一刻!這二樓挑高的大廳造型頗為典雅,窗戶斜開,四周由16根白柱環繞,莊嚴又氣派。二樓迴廊的矮牆以馬賽克拼出優美的圖騰,尖弧形的窗戶是典型回教風格,天花板的吊燈極具奢華,這大廳平常日是不開放的。


 


    


 


        在中央樓梯二樓到三樓之間,有一幅『鎮堂之寶』浮雕,是我們台灣第一位雕塑家黃土水的作品『水牛群像』,他英年早逝,作品由他夫人捐贈。據說有幾處機關用銅複製這浮雕,中山堂這幅是原作,以石膏為素材。


 


     


 


        我覺得最有意思的,是在中山堂入口處,左右柱子內側各有一處『淨足池』。那是因為當時台灣人民生活困苦,在家跟外出都赤腳,道路沒鋪柏油,泥土飛揚,日本人為了衛生,在機關或醫院門口都會設『淨足池』,讓大家洗好腳再進入。


 


   


 


      還有許多值得介紹的地方,靜待小柯柯以後慢慢道來….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翠峰稱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3) 人氣()